体制问题要体制来解决,社会问题要社会来解决。
法治领域改革涉及的主要是公检法司等国家政权机关和强力部门,社会关注度高,改革难度大,更需要自我革新的胸襟。执法是把纸面上的法律变为现实生活中活的法律的关键环节,执法人员必须忠于法律、捍卫法律,严格执法、敢于担当。
这次全会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我们党在治国理政上的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不是在别人压力下做的。要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工作重点放在基层,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基层法治机构和法治队伍建设,教育引导基层广大党员、干部增强法治观念、提高依法办事能力,努力把全会提出的各项工作和举措落实到基层。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扎扎实实把全会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这次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的重大举措有180多项,涵盖了依法治国各个方面。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从目前法治工作基本格局出发,突出重点任务,扎实有序推进。
全会决定必须直面问题、聚焦问题,针对法治领域广大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回应社会各方面关切。立法是为国家定规矩、为社会定方圆的神圣工作,立法人员必须具有很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具备遵循规律、发扬民主、加强协调、凝聚共识的能力。建立宪法宣誓制度,这一规定目前只是党中央的一项决定,将来有必要修宪时正式载入宪法,弥补宪法缺乏宪法宣誓制度的立法缺憾。
八、念斌案坚守疑罪从无彰显司法正能量 2006年7月27日夜,福建省平潭县澳前村17号两户居民家中多人出现中毒症状,两名儿童经抢救无效死亡。行政机关首长出庭应诉,可以倒逼行政机关首长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提高自身的依法行政意识和水平。用问责制破解告官不见官现象。遏制贪官外逃既要追逃更要防逃,防逃和追逃要双管齐下拦截官跑跑。
凝聚法治共识,就必须深刻认识到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这意味着对违反法定程序干预司法的领导干部将予以问责,并且是要动真格的予以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
新任领导干部和法官举行宪法宣誓,有利于彰显宪法权威,也可以通过庄严的仪式强化官员宪法意识,营造让权力服从宪法、把权力关进宪法的笼子里的氛围。修改后的行诉法在民告官案件的提级管辖和异地管辖上作了技术性的完善,对县级以上政府提起的行政诉讼将由中级人民法院提级管辖,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可以确定若干人民法院,跨行政区域管辖行政案件。《立法法》草案规定,授权决定应明确授权的目的、事项、范围、期限、被授权机关实施授权决定的方式和应当遵循的原则等,同时规定授权期限不得超过五年。基于国情民意,立即废止死刑尚不现实,但是从限制到废止死刑是我国死刑改革的趋势。
该规定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后全国出台的首个省级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的规定。法律事实是依靠完整的证据链支持的法律意义上的拟制事实,法官必须也只能依据用证据说话的法律事实来判案。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将为八千六百多万中国共产党党员确立刚性的行为规范,因而党内法规体系完善与否直接关系着从严治党、依规治党的大局。总的来看,2014年中国的法治进程表现在以下10个方面。
行诉法大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扩大了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尤其是将红头文件纳入司法审查具有重要意义。凝聚法治共识,就必须深刻认识到法治就是良法善治,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法官员额制改革在实际运作特别是选配法官时,不能简单地论资排辈,而要根据法官的业务水平、业务能力、职业品德来合理选拔,不能搞一刀切。过渡期结束后,上海将形成法官、检察官占33%,司法辅助人员占52%,行政管理人员占15%的合理人员比例。
本次大修突出了立法公平和程序正义的法治理念,有望为实现良法善治夯实立法基础,筑牢遏制立法部门化、地方化利益倾向的法律防线,从立法层面防止出现诸如限行、限购、限贷等地方红头文件对公民权益的随意侵蚀。必须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前,我国与38个国家签署了引渡条约,与51个国家签订了刑事司法协助类条约,与93个国家签署了检务合作协议或谅解备忘录,与189个国家建立了警务合作关系,初步构建了追逃追赃的国际合作网络。2014年11月,湖北省也启动了首例没收外逃贪官违法所得案。可见,党内法规清理既是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一项重要工作。甘肃率先出台的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规定,对落实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具有示范意义,值得各地借鉴和推广。
现行宪法尚无就职宣誓的规定,这是现行宪法的一大缺憾。凝聚法治共识,就必须深刻认识到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九、领导干部干预司法问责制要动真格了 2014年11月初,甘肃省委办公厅转发了《省委政法委、省纪委、省委组织部关于党政机关及其领导干部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的规定》,从10个方面对全省各级党政机关及其领导干部作出规定、提出要求,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12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对呼格吉勒图故意杀人、流氓罪一案作出再审判决,撤销原一审判决和二审裁定,并宣告呼格吉勒图无罪。
2014年6月,中央决定就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完善司法责任制、健全司法人员职业保障、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这4项改革,在东、中、西部选择上海、广东、吉林、湖北、海南、青海6个省市先行试点,为全面推进司法改革积累经验。各地要根据中央统一部署,结合不同地区、不同层级司法机关的实际情况,分类分层研究提出具体实施方案,不搞一刀切齐步走。
2011年出台的《刑法修正案(八)》废止了13种非暴力、经济性犯罪的死刑,现存55种死刑罪名。期待司法改革试点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内沿着法治的轨道遵循司法规律顺利推进、依法推进,真正革除影响公正司法的体制之弊。五、行诉法大修激活民告官正能量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行政诉讼法》的决定,新的《行政诉讼法》将从2015年5月1日起开始实施,这是《行政诉讼法》实施24年来首次修改。需要继续授权的,可以提出相关意见,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决定等。
最高人民法院在面向外国驻华使节的开放日上,对念斌案等热点话题进行了回应,称此案的处理彰显了国家审判机关在坚持疑罪从无的理念。六、刑法死刑罪名大作减法彰显司法文明 2014年10月底,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了《刑法修正案(九)〈草案〉》(以下简称《草案》),拟对集资诈骗罪、组织卖淫罪、强迫卖淫罪等9个罪名取消死刑适用。
特别是人财物由省级法院统一管理,就是司法体制上的一个重大变化。根据方案,上海准备用3—5年的过渡期,逐步实现不在办案岗位法官、检察官的择岗分流,法官、检察官主要从法官助理、检察官助理中择优选任,同时从优秀的律师、法律学者等专业人才中公开选拔或调任法官、检察官。
建设法治中国必须进一步凝聚全社会的法治共识。在对地方立法放权的同时,《立法法》草案对授权立法给出更为严格的规定。
修订后的新刑事诉讼法,也专门增设违法所得特别没收程序,境外在逃犯罪嫌疑人在国内外的赃款赃物都可向法院提起没收、查封、冻结或扣押,并通过国际刑事司法协助,请求相关国家承认并执行我国裁决。比宣誓更重要的是言行一致,将誓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实际行动践行誓言、兑现承诺。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加快制定宪法宣誓的具体规则,包括举行宪法宣誓的程序、誓词内容等,依法规范宪法宣誓制度。被告没有正当理由拒不出庭或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人民法院可以向其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提出依法给予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处分的司法建议。
有必要对授权立法严格规范,明确授权形式、授权时限、监督方式、立法责任,避免一揽子授权和无限期授权,并对被授权机关不当的授权立法行为进行及时纠正。实际上,司法改革的初衷就是要让最优秀的法官留下来,就是要向办案任务最繁重的基层法院倾斜。
唯有加大对冤假错案制造者的问责力度,实行终身追责,让制造冤假错案人员付出沉重的代价,才有可能使疑罪从无的法律原则真正兑现和落实,才有可能有效遏制各类冤假错案的发生。我国当前奉行的死刑政策是保留死刑,严格控制和慎重适用死刑。
对于《草案》拟取消的9个死刑罪名,这些犯罪根据其实际危害情况,在司法实践中已较少适用死刑,取消其适用死刑并不会对相关司法力度产生妨碍。党内法规集中清理只是摸清了家底,初步解决体检和瘦身的问题,今后更为艰巨的任务,是要花大气力解决党内法规的有效实施和执行到位问题。
发布评论